在大众认知里,一旦与癌症挂钩,仿佛就被宣判了 “死刑”,未来只剩无尽黑暗。但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,癌症早已不是无解的绝症。今天,我们邀请到成都平安肿瘤医院的赵春天主任,为大家深度剖析癌症的 10 条核心知识点,助力大家科学抗癌。
一、癌症≠绝症
赵春天主任指出,大部分癌症若能在早期被发现并接受规范治疗,患者往往能收获良好的治疗效果。以早期肺癌为例,通过手术切除癌变部位,5 年生存率可高达 80% - 90%。所以,当身体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时,千万不要拖延,及时前往医院检查、治疗才是明智之举。
二、筛查比治疗更重要
定期体检对于癌症早筛意义重大。像肺癌,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能发现早期微小病灶;直肠癌通过肠镜检查,可直观观察肠道情况,发现息肉等癌前病变;宫颈癌借助 TCT 和 HPV 联合筛查,能有效揪出早期病变。赵春天主任建议,大家每年都应依据自身情况,参考相应癌症的筛查指南,进行针对性体检,以便及时掌握身体状况。
展开剩余77%三、别忽视身体的 “小信号”
身体出现短期内迅速消瘦、尿血 / 便血、吞咽困难、反复发热、触摸到肿块等症状,很可能是癌症发出的早期预警。赵春天主任在多年临床中,遇到过不少因忽视这些 “小信号”,导致病情延误的患者。比如,一位患者起初发现颈部有个小肿块,未予重视,数月后确诊为甲状腺癌晚期。所以,大家务必提高警惕,一旦察觉身体异常,立即就医。
四、癌症不会直接传染
癌症本身不具备传染性,但一些诱发癌症的病毒,如 HPV(人乳头瘤病毒)、EB 病毒等,可通过性接触、唾液等途径传播。赵春天主任提醒,在日常生活中,大家要注意个人卫生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像接种 HPV 疫苗,就能有效预防因 HPV 感染引发的宫颈癌等癌症。
五、“酸性体质致癌” 是谣言!
人体拥有强大而精密的酸碱平衡调节机制,能将体内酸碱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。所谓 “酸性体质致癌” 的说法,毫无科学依据。赵春天主任强调,想要了解自身身体状况,定期体检才是靠谱的途径,切勿轻信这类谣言,以免陷入不必要的恐慌。
六、想要防癌需注意养生
预防癌症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。均衡饮食,保证摄入各类营养素,多吃新鲜蔬果、全谷物,减少高油高盐高糖及加工肉类的摄取;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睡眠,利于身体机能修复;规律运动,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增强体质;戒烟限酒,降低烟草和酒精对身体的伤害;保持正常体重,避免肥胖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。赵春天主任常叮嘱患者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就是为防癌筑牢坚实防线。
七、治疗不是 “越狠越好”
癌症治疗讲究规范化,过度治疗不仅无法提升疗效,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作用,降低生活质量。赵春天主任举例说,部分晚期癌症患者,身体本就虚弱,若盲目加大放化疗剂量,可能导致免疫力急剧下降,反而加速病情恶化。因此,治疗方案应依据患者的癌症类型、分期、身体状况等综合制定,在控制病情的同时,尽可能减少对身体的损伤。
八、遗传≠100% 会得癌
癌症具有一定家族聚集性,但家族中有癌症患者,并不意味着自己必然会患癌。赵春天主任表示,若有家族癌症史,通过定期筛查,如乳腺癌家族史者定期进行乳腺超声、钼靶检查,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可大幅降低患癌风险。遗传因素只是增加了患病几率,并非不可避免。
九、晚期癌症也有希望
随着医学发展,晚期癌症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。靶向治疗能精准打击癌细胞,免疫治疗可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对抗肿瘤,再结合中医中药调理身体,部分晚期癌症患者能够实现带瘤生存,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显著改善。赵春天主任分享了诸多成功案例,如一位晚期肺癌患者,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,病情稳定,生存期得以延长,生活基本能够自理。
十、心态真的影响预后
研究表明,积极配合治疗、保持乐观心态的癌症患者,免疫力更强,复发率更低。赵春天主任强调,心理状态对病情发展至关重要。临床上,那些心态积极的患者,往往能更好地耐受治疗,身体恢复也更快。所以,患者自身要努力调整心态,家人朋友也应给予充分的关心与支持。
癌症并非想象中那般可怕,只要我们积极面对,掌握科学的抗癌知识,把主动权紧握手中,就有可能战胜病魔。正如赵春天主任一直倡导的,早发现、早治疗,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对抗癌症,生命就会绽放希望之花。
发布于:四川省尚竞配资-线上炒股配资-配资网app-配资导航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